毡寒绂冷宋天禧,十世中间几盛衰?青紫每由稽古力,公侯端有复初时。
不能拔俗惭痴叔,足以光前赖阿宜。见说除书新入手,锦还何日慰吾思?
来诗。清代。刘鹗。毡寒绂冷宋天禧,十世中间几盛衰?青紫每由稽古力,公侯端有复初时。不能拔俗惭痴叔,足以光前赖阿宜。见说除书新入手,锦还何日慰吾思?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秋晚 其二。清代。萧道管。微月澹空庭,薄云天际青。鸣蛩犹阁阁,瘦蝶已星星。曲院蕉疑雨,疏窗镫似萤。江潮少焉至,荻叶最堪听。
述志诗二首 其二。魏晋。嵇康。斥鴳擅蒿林,仰笑神凤飞。坎井蝤蛙宅,神龟安所归。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远实与世殊,义誉非所希。往事既已谬,来者犹可追。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慷慨思古人,梦想见容辉。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岩穴多隐逸,轻举求吾师。晨登箕山巅,日夕不知饥。玄居养营魄,千载长自绥。
石桥望月。清代。于云升。舍南舍北水争流,人静桥空夜色幽。漫倚阑干成小立,仰看明月恰当头。疏疏风散红莲渚,淡淡烟横白荻洲。隔浦邻舟归欲尽,渔歌声断一天秋。
汉宫春。清代。阮恩滦。曹氏开先。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任罗贮。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
清白轩。明代。谢一夔。关西演庆源,清白传家世。乐有贤子孙,绳绳远相继。读书师圣贤,开口谈道义。出宰擅英猷,牛刀烦小试。清苦冰蘖声,雅淡□盐味。蔼如春阳温,肃若秋霜厉。一轩公退余,翛然忘世虑。愿言慎厥终,余光照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