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酣雨更精神,久客俄惊节序新。好是一年将尽夜,喜看万物又回春。
元正纪朔还逢甲,谷日祈丰复得辛。泰运昭回消劫运,峤南同作太平民。
除日试笔。清代。刘鹗。桃红酣雨更精神,久客俄惊节序新。好是一年将尽夜,喜看万物又回春。元正纪朔还逢甲,谷日祈丰复得辛。泰运昭回消劫运,峤南同作太平民。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细雨。宋代。陈与义。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送马侍郎廷用考绩。明代。章懋。词苑容台久擅名,东风奏绩上宸京。浪花滚滚催行色,烟柳丝丝系别情。粉署郎君思侍教,木天仙侣喜寻盟。好将胸次经纶策,宣室从容启圣明。
读太史公《报任少卿书》。近现代。冯振。君子之守乃中道,匹夫为谅易抽刀。堪嗟身死亦名灭,何异九牛亡一毛。文章圣贤所发愤,罪罟明哲难逋逃。得失于今不待较,遗书读罢风骚骚。
古歌。两汉。佚名。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