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利善谀周亚父,特皆收录作亲臣。宪君纵有春如海,那得吹嘘及远人?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清代。刘鹗。好利善谀周亚父,特皆收录作亲臣。宪君纵有春如海,那得吹嘘及远人?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观察顾公六十寿言。明代。王世贞。三朝旧德剡方腾,四姓高门代并称。人向隐君夸晚节,我于循吏表中兴。无书新沓交从在,有子蓝田价转增。赐觐宫花分露掌,传家谏草挹风棱。庭间鲤对诗能续,海近筹添事可凭。兴到玉峰舒蜡屐,思幽金泽傍渔灯。征车断不惊元叹,推毂虚曾忝茂弘。更祝朋尊须尽量,莫教春酒但如渑。
晚泊启吴用潜。明代。韩上桂。吴生英俊士,少小事文章。清标迥湛明河上,奇气常凌北斗旁。北斗星函宝剑文,精光远袭何缤纷。龟文缦理不可辨,奔雷掣电随风云。忆昔与君短发时,鸣琴写意春风知。海鹏本拟逍遥运,骏马欲向东南驰。年来射策泥金羁,桃花落尽未能归。萧条杨柳汉江外,几处青山衔落晖。迟迟月出浮沧海,远照离人苍鬓改。自分驰驱万里难,独馀傲睨双眸在。君行此归便著书,乘时早策青龙驹。陵阳宝碗终然售,骏骨燕台无日无。功成履剑诏天子,肯学区区一腐儒。
名,神奇之趣,非古今画家者流也。惟是京口翟伯寿,余生平至交,昨豪夺余自秘着色袖卷,盟于天而后不复力取归。往岁挂冠神武门,居京城旧庐,以白雪词寄之,世所谓念奴娇也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白雪。宋代。葛胜仲。名,神奇之趣,非古今画家者流也。惟是京口翟伯寿,余生平至交,昨豪夺余自秘着色袖卷,盟于天而后不复力取归。往岁挂冠神武门,居京城旧庐,以白雪词寄之,世所谓念奴娇也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留滞。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
春夜宿山家。宋代。郭远。嶂插清溪静荜门,数椽茅屋正黄昏。主人醉卧松间石,自绕梨花认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