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君臣杜甫,无聊无赖只吟诗。当时一片心如血,赢得千秋万古知。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清代。刘鹗。忧国忧君臣杜甫,无聊无赖只吟诗。当时一片心如血,赢得千秋万古知。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谒家忠悯公祠。清代。黄金台。贡市纷纷乞罢兵,忧危竑议到儒生。万言封事批鳞切,一赋筹边走马成。忠愤岂应论左道,英灵犹欲请长缨。白莲风定余霞散,来奠椒浆雪涕横。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代。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雨怀安止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雨隔陈夫子,僧坊懒独游。闭门谁复过,欲语已含愁。病翼深防弹,惊鳞远避钩。交情君勿替,松柏挺霜秋。
墨戏二首·兰。宋代。陈与义。鄂州迁客一花说,仇池老仙五字铭。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
迎春后令君复遣伶人来侑小酌口占。明代。邵宝。迎春小队到门庭,冉里桥边草欲青。旧俗新风皆在志,北词南曲总成声。大观老去多馀景,微醉年来有别亭。更爱令君能俊雅,歌谣行听满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