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朗读

读书冀闻道,何必竞荣名?主宾辨内外,物我孰重轻?

崎岖更尝馀,愈觉兹理明。浮云视富贵,悠然悟深情。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朗读
()

猜你喜欢

殿中簪笔,都下埋轮。贵戚敛手,威憺披鳞。

()

石骨分开四角棱,日华磨透镜光明。水流圆折仍方折,忽作铿然戛玉声。

()

陇头流水,或西或东。哀此飞蓬,瞻望旧丛。旧丛久空,忧心忡忡。

()

梁鸿山下放归舟,细雨微风晚不收。灯影凄迷过半夜,客怀牢落似三秋。

老无白雪酬知己,贫有黄金买莫愁。一曲吴歌惊梦觉,起看河水带星流。

()

谁听雨声点滴,又情深如许。寒崖畔、料得幽芳,总是寂寞无主。

念明月,何时对影,持杯再把前缘叙。想夜来,唯有潇潇,满城烟雨。

()

南海大夫欧,泉州处士尤。泥中双绿鬓,诗伴两苍头。

况复箫能引,如闻凤下楼。主人调笑刻,那得客边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