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采莲女。清代。刘鹗。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落叶哀蝉曲。明代。徐熥。西风兮吹襟,蝉声兮满林。古砌静而叶落,凄然感乎予心。忆美人于闺房兮,方敛袂而沉吟。
越年初返辔,十日又长征。聚散悲尘世,浮沉叹此生。
塞云萦子舍,官柳促王程。为语闺中妇,怜予菽水情。
己未五月抵舍甫浃旬而北辕又发矣浪迹萍踪可胜惆怅因成一律以志感尤以道区区将母之私云。明代。孙传庭。越年初返辔,十日又长征。聚散悲尘世,浮沉叹此生。塞云萦子舍,官柳促王程。为语闺中妇,怜予菽水情。
旧隐翳闾白霫南,故山佳处好停骖。贪嗔痴者元无一,诗酒琴之乐有三。
菱芡香中横短艇,松筠声里称危庵。有人问道来相访,一碗清茶不放参。
信之和余酬贾非熊三字韵见寄因再赓元韵以复之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旧隐翳闾白霫南,故山佳处好停骖。贪嗔痴者元无一,诗酒琴之乐有三。菱芡香中横短艇,松筠声里称危庵。有人问道来相访,一碗清茶不放参。
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悄茜非人境,寒蝉夏已稠。阳崖惊素雪,午扇怯清秋。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赏心元不厌,仙梦肯来游。
次竹樽韵。宋代。吴则礼。北湖饭豆病且癯,经年不问觞为壶。谁令如许彭亨腹,时唤麴生浇老儒。此君风味美无有,会与渊明著名酒。侏儒饱死非缔父,仍挽皤罂作寮友。堂上烛灭渠快哉,一饮一石今尘埃。此君莫遣太孤绝,更须唤取鸱夷来。老年经丘寻壑意,痿痿羸羸殊少味。惟思著句与摩挲,径就便便图一醉。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宋代。欧阳修。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