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初种菊,送与老夫看。粲粲黄金盏,煇煇白玉盘。
虽迟偏有趣,欲罢更凭阑。乌府多松柏,相期共岁寒。
仲宜以所植菊花见贻,以诗答之。清代。刘鹗。新移初种菊,送与老夫看。粲粲黄金盏,煇煇白玉盘。虽迟偏有趣,欲罢更凭阑。乌府多松柏,相期共岁寒。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赤瓦歌有序。清代。范咸。绛云火伞张海国,烧空灭尽青铜色。信知天运应炎方,抟土何缘变髹漆。万室于今陶者谁,炀灶浑疑欺白日。连掾栉比纷参差,画栋朱甍几回惑。汉家黄屋禁例严,风剥雨淋遮不得。临漳铜雀更何似,香姜旧款无人识。况兼四壁光炯炯,环堵恍与宫墙逼。帘前砖影更辉煌,彤墀彩绘盈阶墄。华棼俨上祝融峰,珠煤贯屋祥光直。千门万户火西驰,照耀烛龙乌戢翼。我思天台有赤城,朱霞天半称奇特。又闻南方裔外山,赤石为墙标异域。此间合是虹霓居,羲毂轩轩火鞭扶。六丁叱驭驱蛟螭,故发狂飙销鬼蜮。君不见火焰山头半焦土,爚爚如焚少荆棘。又不见焮翻地底硫磺山,草枯海破飞烟黑。麒麟之飓炊繁星,流金烁石鲸鲵息。温泉转作瘴母胎,裂窍烘池土花赩。刺桐万朵吐红丝,蓦地烧天怪繁殖。扶桑照殿逞鲜妍,艳艳絪缊锦交织。海若自来足光怪,丹邱浴日镕金霱。蒸郁恒旸阳用九,司天南正神明力。十八重溪水漰腾,九十九峰山崱屴。鲁阳挥戈势当逐,巫尪自焚尤应殛。炬牛燧象烂功勋,庶几赫怒彰天德。祇今海宴无烽尘,不烦煅鍊洪炉侧。承平但愿风雨调,永息炎威静八极。
答西庄和卢方伯。明代。庞尚鹏。乍入江城晚,秋光能几时。竹高霜后节,花发岁寒枝。古砌添新藓,苍藤绕旧篱。菜根如有待,长向雨中滋。
萧荷花祠。明代。徐渭。荷花一夕凋,万里秋无色。独遗花烈芳,千秋袭陂泽。扬舲溯大湖,风紧日巳夕。水鸟习旧栖,戢羽茭菰白。吊古解维舟,去岸不盈尺。秉烛褰绣帷,金翘俨宫额。烛灭飒然中,神爽凛孤魄。念此芒吻微,奚啻雄虺索。岂无冶容膏,贞肌以为臛。念兹不能忘,惆怅至明发。
赠杨中顺德杨明府之子。明代。陈献章。山下柴扉不浪开,杨生端为老夫来。欲报封君无一事,只将枉句赠生回。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唐代。陆龟蒙。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沈埋见亦羞。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