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坐深夜,幽事亦可悦。恨无千黄金,夜夜买明月。
买之匪有他,怜月有圆缺。愿言月长圆,不照人离别。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一。清代。刘鹗。高斋坐深夜,幽事亦可悦。恨无千黄金,夜夜买明月。买之匪有他,怜月有圆缺。愿言月长圆,不照人离别。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题王宗哲六柳堂。宋代。张宪武。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忆旧游 容园感旧。清代。潘榕。园将就圮,客又重来,细认游踪。记得当年景,忽流光屈指,卅载匆匆。那堪往事回首,人去怅东风。忆翠管题诗,金樽醉酒,陈迹都空。休夸石崇富,问一世豪华,几辈英雄。梦醒方知幻,剩荒池草满,冷径苔封。树花独自开落,春色可怜红。惹万种闲愁,低徊尽付无语中。
回首。宋代。王松。历历先朝事屡迁,燕京回首泪潸然!国家幸有中兴主,社稷忧无不世贤!半夜闻鸡愁起舞,长途老马怯加鞭。书生愧乏匡时策,林下偷閒总任天。
四月东湖泛舟。明代。王恭。落日东湖里,相携著綵舟。澄明怜水物,浩荡狎沙鸥。载妓从歌舞,飞觞任去留。绿荷深处月,流影上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