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草堂 长啸岩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宋代。程颢。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呼奚觅怪石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横流堆叠乱波容,戏拾诸般置夹笼。借问参寥谁处是,好和清水作相供。
夜话春草堂限韵 其三。明代。袁宏道。陶令情非冶,广平赋偶纤。鸾台朝洗砚,春草夜收奁。倦翮犹思猎,村眉也效尖。白发伴毛颖,溷上亦时拈。
答周邦彦觅茶。宋代。张祁。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空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 其一。明代。袁宏道。白衱与乌藤,相邀访定僧。君言未合齿,吾屐已先登。但省乾无事,何忧百不能。如临幽涧水,虽小却清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