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
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遇赦北归。宋代。晁补之。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宋代。黄庭坚。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太常引。元代。许有壬。云舒霞卷妆秾。倒影水天红。池转小台东。又一种、娟娟玉容。仙肌绰约,奇芳清远,浮动不晶宫。一笑对衰翁。好同赴、庐山社中。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 其五。明代。边贡。白发对青芩,日高江院深。豸冠阶下舞,好慰柏舟心。
别有所赠 其二。清代。孙原湘。枇杷花里小门关,金鸭香消玉柱间。才是卸头鸳枕畔,无聊拥背话虞山。
新建三贤祠。明代。祁顺。古人贵脩德,德立名不朽。其次功与言,亦足垂永久。吾乡才士相后先,就中磊落推三贤。生平德行已无玷,功业文章皆可传。鲁论一编日星焕,竹隐名高出宸翰。流风不泯在人心,肇建新祠近黉泮。梅外先生能继之,穷达弗贰心无私。片言利泽被乡邑,崇德报功仍有祠。迩来复爱琴轩老,善政雄辞总称好。仪刑并入此堂中,先后三人同一道。乡邑遗芳俨若存,能敦风化励斯文。山川淑气钟才杰,接武还当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