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堕孤村露合,日出高原雾开。
道逐故河西去,人将新雁南来。
滨州道中四首。宋代。晁补之。月堕孤村露合,日出高原雾开。道逐故河西去,人将新雁南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本觉上座。宋代。饶节。宝山亲到宜著力,只为人情空手回。路上逢人如借问,莫言曾见德山来。
半江遇风涛其势危甚晚示同舟。宋代。赵蕃。言归固多欣,值险辄大怖。方趋顺风捷,忽与奔涛遇。得非蛟龙争,无乃雷霆怒。我舟仅如掌,我命且如缕。何止失人色,殆欲成狼顾。神明力扶持,生死费调护。平生素多艰,安坐乃其处。便哦归来辞,勿草远游赋。同行信同忧,相唁劳相谕。急反浪头魂,还寻酒中趣。
游历山。清代。陈德正。泉冷石气清,雨涤山容净。行行苍蔼中,一往乘幽兴。迢递陟层峦,盘曲上危磴。地间草木春,人远禽鱼静。赏爱情屡延,怀新路无定。阴知岚雾滋,密识松篁映。挹翠释烦襟,濯流浣尘听。眷彼云物奇,悦兹山水性。向晚憩精庐,带月下樵径。回首望烟扉,隔萝袅清磬。
寄学芝山正叔寄诗有想叹之意次元韵。宋代。彭汝砺。想望独登城上台,重云不见首勤回。久分笑语心几塞,忽得诗书眼为开。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