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宁国道间喜晴。宋代。李曾伯。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送别家弟。明代。谢与思。银烛双垂午夜花,尊前离思托琵琶。高歌一曲愁行路,到处苍山未是家。
赠邢山人思齐。宋代。张方平。夜凉风月静,庭幽松桧阴。羽人江外来,为我开素琴。上清通灏气,太古传遗音。逍遥得天和,虚寂还真心。更调三乐曲,无惜一卮深。胡然忧世患,慨叹伤灵襟。
至日病初起 其三。明代。陈献章。睡足龙溪旧草堂,晨开东牖望扶桑。四方云物书同日,半夜梅梢度一阳。行不愧人贫亦乐,药能除老瘦何妨。春来试约张东所,何处投竿弄渺茫。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宋代。张继先。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送进士卢棨东归。唐代。郑谷。灞岸草萋萋,离觞我独携。流年俱老大,失意又东西。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到家梅雨歇,犹有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