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闺入有籍,疏远难见君。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蕙生同草,鸿鹄心在云。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赠黄秀才别。宋代。李觏。朝闺入有籍,疏远难见君。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兰蕙生同草,鸿鹄心在云。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巫山一段云 飞鸣宿食雁。明代。陈霆。落日边声急,寒云客路愁。西风吹度岳阳楼。木叶正辞秋。阵乱惊渔火,声寒堕舶舟。月明投足荻花洲。聊缓稻粱谋。
题秦虎侯所绘梅花风雪图卷为杨春浦作。清代。许传霈。雪花历乱扑衣裾,梅花错落逐舟车。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秦子当年发雅兴,斗酒十千踏雪沽。醉歌高楼拂素纸,诗画赠行行不孤。海风捲起波涛立,日暮征帆远莫呼。徘徊歧路归不得,君去越兮我留吴。况复红羊逢大劫,太息干戈无地无。东南半壁擎天柱,甬江申江燕幕居。所赖此心共千里,不愁饥渴害真吾。男儿破浪长风志,所恃忠信涉江湖。何以昊天独不吊,不使贤豪老其驱。后先齐赴玉楼召,空馀翰墨式楷模。我钦友谊重金石,契结人间道不殊。既为题卷颜风雪,敢为缀句长欷歔。多少交情惭管鲍,盍不回头认斯图。
和曾漕吉甫。宋代。胡寅。本来秋月映澄潭,墙面犹须学二南。径路枉寻难直尺,卮言暮四等期三。文如楮叶何劳刻,道在蒲团恐费参。玉帛雍雍王会处,禹宫惆怅一精蓝。
庚子年还朝饮酒绝句。宋代。韩驹。三年逐客卧江皋,自与田翁酌小槽。饮惯茅柴谙苦硬,不知如蜜有香醪。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三。明代。方孝孺。客路喜暄暖,初冬天始寒。近京风俗异,逆浪水程艰。人语吴音杂,渔歌楚调酸。畏途非好友,怀抱若为宽。
满路花 彊村有听歌之约词以坚之。清代。况周颐。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