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莫厌频,更频能见几回春。须将酒盏强留客,却恐花枝解笑人。
世态不堪新间旧,物情难免假疑真。谁云梁燕多言语,此个深冤都未伸。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九。宋代。邵雍。年老逢春莫厌频,更频能见几回春。须将酒盏强留客,却恐花枝解笑人。世态不堪新间旧,物情难免假疑真。谁云梁燕多言语,此个深冤都未伸。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哭顾五子朋 其三。清代。郑孝胥。持论绝不同,意气极相得。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
投宪幕上下 其二。元代。陈樵。广平新职业,荆楚旧文章。盛府芙蓉幕,诸曹雁鹜行。宾僚严分限,官事举维纲。千里无青草,饥民正可伤。
九日小疾不出。宋代。陆游。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南岩均庆寺诗四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昔值蒙古世,曾有化人师。说法动帝听,天龙护南归。乃从万石腹,手辟招提基。一狮作佛吼,万象咸佛皈。竞传古佛身,应化来南维。弹指五百年,时代纷传疑。问佛佛不言,问僧僧岂知。上有延祐钟,下有至治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