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室曾闻厥父基,肯堂肯构有佳儿。百年家事贻谋远,面回江山入画奇。
兰玉荣春香满满,荆花宠日昼迟迟。门闾更效于公筑,驷马高车可预期。
继志堂为梁仲高题。宋代。邓林。作室曾闻厥父基,肯堂肯构有佳儿。百年家事贻谋远,面回江山入画奇。兰玉荣春香满满,荆花宠日昼迟迟。门闾更效于公筑,驷马高车可预期。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邓林。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闺思 其三。明代。黄淳耀。锦段回文窄窄裁,多时鸾镜不曾开。侍儿忽讶调铅粉,昨夜渔阳有梦来。
曹侍郎乃母挽诗。明代。杨士奇。曹家少司寇,至孝奉慈闱。衣贮亲缝线,堂县旧断机。喜崇二品养,遽动九原归。天恩下鸾诰,千岁有光辉。
偷声木兰花 题南水上人诗卷尾。清代。陈维崧。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
种柳三咏 其三。唐代。白居易。更想五年后,千千条曲尘。路傍深映月,楼上闇藏春。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甘草子。宋代。杨无咎。秋暮。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欹枕试寻曾游处。记历历、风光堪数。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