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郯子国,午至兰陵邑。兰陵久已荒,禾黍带荆棘。
惟有古寺存,径入林影密。老僧知我来,出门远候立。
下马问往事,为我指遗迹。苍茫古城东,墓有荀卿石。
我欲往寻之,还为野水隔。忆昔周室卑,蛮荆凌上国。
兹邑乃其疆,人物殊烜赫。寂寞千载馀,浮云空古色。
如何当日贤,重有逃䜛责。只今文字存,尚为人指摘。
鞭马舍之去,极目远天碧。
兰陵怀古。明代。薛瑄。早发郯子国,午至兰陵邑。兰陵久已荒,禾黍带荆棘。惟有古寺存,径入林影密。老僧知我来,出门远候立。下马问往事,为我指遗迹。苍茫古城东,墓有荀卿石。我欲往寻之,还为野水隔。忆昔周室卑,蛮荆凌上国。兹邑乃其疆,人物殊烜赫。寂寞千载馀,浮云空古色。如何当日贤,重有逃䜛责。只今文字存,尚为人指摘。鞭马舍之去,极目远天碧。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次韵答留台春卿集贤侍郎见寄。宋代。韩琦。十稔违谈燕,区区混浊流。经时无一信,度夕是三秋。友会此难约,君恩尚未酬。何人伴高兴,洛棹与嵩楼。
除日。唐代。韦应物。思怀耿如昨,季月已云暮。忽惊年复新,独恨人成故。冰池始泮绿,梅援还飘素。淑景方转延,朝朝自难度。
和全父弟巫山峰韵。宋代。阳枋。巫峰十二最高头,岚色烟光翠欲流。举首半空不可到,依稀绛阙与琼楼。
今夕是何夕,南极见祥光。自天飘下佳气,五色覆黄堂。为借监梅妙手,暂对袴襦欢颂,森戟护凝香。余事剩吟咏,金薤灿琳琅。
眷田园,松迳旧,菊畦荒。欲乘风驭归去,策杖从相羊。物外乾坤自在,壶里无尘日月,千岁傲义皇。天意未应许,军国要平章。
水调歌头。宋代。王罙高。今夕是何夕,南极见祥光。自天飘下佳气,五色覆黄堂。为借监梅妙手,暂对袴襦欢颂,森戟护凝香。余事剩吟咏,金薤灿琳琅。眷田园,松迳旧,菊畦荒。欲乘风驭归去,策杖从相羊。物外乾坤自在,壶里无尘日月,千岁傲义皇。天意未应许,军国要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