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高堂蜡炬红,宛然秋与昔年同。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
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沅州秋夜忽忆三年前秋夜之作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独坐高堂蜡炬红,宛然秋与昔年同。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题崇文节公手钞律赋 其一。清代。陈宝琛。阖门节烈可胜哀,棘院芸厅首重回。留得平原干禄帖,未随忠骨作坑灰。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唐代。孟浩然。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大中丞潘公召饮于行台别院。明代。黎民表。散吏从容具绿尊,南州风谊至今存。韬钤正待登楼赋,水竹仍开乐志园。白简曾经飞涨海,玄圭初锡自天门。长安十载追趋地,垂老难忘国士恩。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代。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金缕曲 其四。近现代。姚鹓雏。分手方秋暑。忽骎骎、{左米右凡}盆除岁,好音无阻。细楷芊绵尺鱼简,但道食贫非苦。只举体、凛然冰冱。僵卧恍逢袁安雪,布贪单、并少吴棉护。存一息,宛如缕。三旬荏苒西湖住。独怜子、冲寒皮骨,栖栖何所。寝疾维摩无言说,尚意餐眠如故。便寂寂、道山归去。千里巨卿鸡黍约,甚盈盈、一水偏难渡。生死别,恨终古。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宋代。张嵲。远投僧舍青烟畔,夹路松音钟磬幽。试倚危轩望乡邑,三巴日暮远峰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