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春城:指扬州。
层台:高台。
若何:如何。
这首诗是作者一次春游后所作,从语言风格看,很可能作于皇祐(1049-1054年)年间,他多次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之时。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3
历代春游之作多不胜数,而此诗却颇能独出新意。
首二句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一、二句写春城儿女游乐之景,其欢乐业已至极,若再写欢,势必无言可下。因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平平,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六么令·雪残风信。宋代。晏几道。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论枣核形。宋代。贾似道。身如枣核两头尖,左右观来是块砖。往来千遍无辞口,一秋咬败万千千。
汥江八景 其五 球浦烟帆。明代。林弼。珠渚烟晴晚照红,布帆八尺饱西风。今宵系缆知何处,两岸芦花月色同。
次韵古上人湖上步月。宋代。释道潜。寻常西湖月,云雾多袭明。兹宵实昭晰,似慰诗人情。低昂见列宿,戢曜非光荧。起余二三子,微咏哦新声。杖藜山前去,鸡犬寂不鸣。兰皋宿鹭群,回首时自惊。君看南北山,气象真峥嵘。参差烟树丛,一一含馀清。上人江南秀,邂逅意所倾。夜阑劝复路,浩兴殊未盈。
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诗四十韵以贻坐客昔欧阳。唐代。朱长文。极望铺千顷,平观彻九霄。纵横随物象,合散委天飙。洒竹声微动,妆松势不摇。庭空飞鸟影,窗失远山椒。钓罢盈孤屿,行稀覆小桥。争先笼碧瓦,骋巧缀柔条。片片谁裁制,团团似琢琱。丘陵平坎险,草木起枯焦。皎洁那容染,轻清祗自飘。匊来便幼稚,披去羡渔樵。篷冷孤舟泊,蹄轻逸骥骄。危楼明皓皓,虚室静萧萧。余霰霏残夜,层冰结霁朝。界疑华藏见,境入洞天遥。向晦终难掩,居高却晚销。润滋甘井脉,寒减暮江潮。思妇啼红袖,征夫拥皂貂。履穿愁践足,心悟任齐腰。就映犹开卷。频餐愈病痟。袁公当强起,谢女尚能谣。旋取茶铛泛,多收药匕调。任令埋蜡屐,直欲鼓兰桡。扫处迷三径,吟余冻一瓢。因思良友至,急牧童邀。池馆增潇洒,杯盘奈寂寥。壶中闻笑语,物外睹风标。真乐非弦管,奇辞脱篆雕。红尘荡涤尽,宿酒等间消。烛映凝膏浅,香清切柏烧。谈围终易解,诗将可称骁。闻道群贤集,言从五马招。黄堂催盛宴,缇幕会英僚。海气连平野,岩光满丽谯。缤纷沾寿斝,炫晃照华镳。刘白才名重,枚邹笔力超。褥襦歌美政,牟麦庆新苗。畎亩深盈尺。风云会再宵。贺声周四境,瑞奏达中朝。郡国仁风远,乾坤协气饶。年年书大有,击壤望唐尧。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四。宋代。释咸杰。利剑斩虚空,万象鸣嚗嚗。年年向斯辰,令人倍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