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群飞势莫留,瞥然一过已高秋。和声搊著平生痛,短绠毋劳系鼻头。
颂古四十首 其十六。宋代。释守珣。野鸭群飞势莫留,瞥然一过已高秋。和声搊著平生痛,短绠毋劳系鼻头。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出住庐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后徙安吉何山及天宁。称佛灯守珣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四十二首。...
释守珣。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出住庐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后徙安吉何山及天宁。称佛灯守珣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四十二首。
明发石山。宋代。杨万里。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便恐禾生耳,宁论容断魂。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村。
漂母庙。明代。徐熥。淮水流无尽,荒城古庙存。何人怜国士,老妪识王孙。虽有千金报,宁酬一饭恩。平生知己意,难与世人言。
渔家傲 其二十七。明代。夏言。雪花添得梅标格。梅花漏却春消息。日暮诗人劳指摘。情似织。心神枉被花神役。窗外雪消檐溜滴。园林雪后增颜色。疏影暗香空脉脉。风烟隔。西湖夜月劳相惜。
弄罢飞泉下玉台,青天何处首空回。城中春雨君高卧,竹下茆亭客未来。
坐隔谈锋终日笑,碑封丹迹几回开。孤舟莫负秋来约,同到崖门白浪堆。
与廷实同游圭峰别后奉寄且申后来崖山之约 其一。明代。陈献章。弄罢飞泉下玉台,青天何处首空回。城中春雨君高卧,竹下茆亭客未来。坐隔谈锋终日笑,碑封丹迹几回开。孤舟莫负秋来约,同到崖门白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