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如雨柳如烟,风景虽奇节序迁。儿女不知春渐晚,隔墙犹自弄鞦韆。
清明有感。清代。刘鹗。花开如雨柳如烟,风景虽奇节序迁。儿女不知春渐晚,隔墙犹自弄鞦韆。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寿少传西昌杨公。明代。杨荣。皇天开泰运,帝德光羲轩。匡翊赖臣佐,乃生名世贤。道脉有所托,文风由兹宣。庐陵士渊薮,欧阳启其先。昔人虽已远,勋业今犹传。先生踵其武,气禀光岳全。文章与德行,当时罕与肩。文皇安国本,羽翼惟咨焉。随龙游少海,捧日升虞渊。鞠躬尽臣力,所知无不言。忠嘉纳宸牖,惠利苏民颠。进阶贰台辅,领袖词林仙。保釐参周毕,纂述追谈迁。大名垂宇宙,茂绩光后前。位高心愈小,任久操弥坚。优游绥福履,滨兹古稀年。岁运倏云往,春阳聿来还。尧蓂馀七叶,寿星焕台躔。左孤属初度,秩秩敷宾筵。盈门来贺客,车马何骈阗。堂开尘外境,酒醉壶中天。献酬礼有加,登降容无偏。仁者固宜寿,愿比椿八千。祝颂匪予私,众心所同然。长言播歌咏,用继崧高篇。
西胶山下雪晴。元代。谢应芳。一夜雪深二尺强,石人堕指冰蚕僵。犹喜金乌两翅冻不折,天明飞出海上之扶桑。老夫晨起胶山下,风景看来浑似画。连山万顷玉为田,隔水数家银作舍。田中筑城团义兵,日高未饭饥肠鸣。黄泥冻地硬如铁,白柄短锄铿有声。不辞受寒饿,但恐亏工程。将军踏雪来点名,万夫鹄立颤且惊。马前壮士五色□,棒头性命鹅毛轻。余生悔不习兵法,雪夜擒吴书奏捷。客阎抱膝漫悲歌,奈尔义兵寒若何。
十八学士歌。明代。归有光。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凰。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中间岂无河汾徒,唵遏师门竟不扬。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次韵陈玉泉见过。明代。杨慎。新诗清水出芙蓉,南国才人陆士龙。老去衡门饶寂阒,病来尘榻愧过从。汤汤流水琴中思,种种繁霜镜里容。良会蹉跎时迅速,朱炎忽巳变条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