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清代。刘鹗。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甘州 露台晚眺。近现代。郭则沄。倚丛台四望,渺苍烟、寥天挂琼钩。指霞绡揭处,金凫飞舞,迢递镫楼。一派瑶空,凤吹风峭夜珠愁。疑有仙车过,隐见青虬。暗惜吴霜鬓短,向烟波捎眼,身世轻鸥。怨云峰幻影,残画黯沧洲。尽安排、孤欢閒醉,怕春风、不为酒人留。销凝意、倩红儿唱,恨咽箜篌。
霙儿参加海军即将远行赋此为别。近现代。夏纬明。喜有终军志,辞家作壮游。鲲鹏思万里,江海舞蟠虬。忧患兴邦始,诗书养性优。依闾从此日,歌凯望归舟。
题渔家壁。宋代。李之仪。卖酒罾鱼止数家,卜邻还在水之涯。扁舟定向桃源去,斜日红开两岸花。
三塔寺阻雨 其二。宋代。张孝祥。倦客三杯酒,高僧一味茶。凉风撼杨柳,晴日丽荷花。铎语时鸣塔,渔歌晚钓槎。停舻快清憩,步稳衬明霞。
水龙吟。元代。舒頔。轻云阁雨还晴,苍黄又负端阳节。去年今日,大鄣深处,寸肠千结。好事无多,良辰难再,犹传遗孽。看连城澒洞,大家愁恼,这光景、何时歇。因想金陵佳丽,闹秦淮、龙舟称绝。牙樯锦缆,翠冠珠髻,画阑罗列。回首丘墟,满襟尘土,向人空说。且停杯,容我离骚细读,吊罗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