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
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
秋日偶成二首 其一。宋代。程颢。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送楼伴张吏部还朝一首。宋代。刘一止。中台缥缈神仙居,退朝往往联飙舆。追随五城十二楼,鞭鸾笞凤相嬉娱。一一气貌清而腴,下哂山泽皆臞儒。虚堂夜直冷不寐,博极天上人间书。去取小雅大雅诗,赓续二典窜禹谟。尘凡岂得追步趋,梦境欲到犹趑趄。望郎何事飞轺车,东浮江淮绝句吴。天令贱子得所图,邂逅实始迎郊墟。公不鄙我置坐隅,假以色笑安且舒。乃知仙风自恢廓,不邀我敬怜其愚。从容自喜吐杰句,屏息侧听仍嗟吁。朱弦疏越清庙奏,一唱三叹音有馀。何刘沈谢气力短,郊岛辈行不足奴。惟公妙年擅场屋,一日声价腾八区。诸公贵人交荐达,帝以见晚惊严徐。要津已复更步武,簪笔会直承明庐。颇闻细书问良苦,便觉风信催旋舻。公归傥辨报明主,物色士类供时须。班公驺仆我不如,山林钟鼎端异途。何王之门曳长裾,半生鼓瑟从吹竽。逝将争席朋樵渔,正恐不免饥见驱。间关老矣尚耿耿,所觊肝胆从公输。他时门下有此客,中夜弹剑非无鱼。
题谷帘泉。宋代。喻良能。此水名传自昔贤,味甘谁敢斗芳鲜。一瓯雪乳初尝罢,知是人间第一泉。
十二月十日暮小雪即止。宋代。陆游。夜来急雪打船窗,今夜推窗月满江。堪恨无情一枝橹,水禽惊起不成双。
次韵答陈孚先见赠。宋代。洪朋。陈子陆沉丘壑底,乘槎几欲问明河。何人倾盖能如故,无事高轩许数过。吟畏舌端多楚调,醉怜耳热颇秦歌。顾予贫病难料理,政使禅斋学按摩。
元日劝忘忧进道。元代。耶律楚材。劫外风光别,人间日月迁。南洲添一岁,北海又二年。荣利蜗黏壁,功名蚁慕膻。万缘都放下,好扣祖师禅。
天时人事渐阑残,蓬户萧疏海邑寒。世路亡羊先自息,清琴别鹤更谁弹。
青山有地堪投老,白发无人可遣安。岁晚西湖歌舞歇,暂应容把钓鱼竿。
和于景瞻王瑞之岁暮述怀兼咏梅竹二作因以见彼此之情 其一。明代。张宁。天时人事渐阑残,蓬户萧疏海邑寒。世路亡羊先自息,清琴别鹤更谁弹。青山有地堪投老,白发无人可遣安。岁晚西湖歌舞歇,暂应容把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