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 其二。宋代。程颢。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和吴宗师,寄张贞居。宋代。郑元祐。齐老堂前烟树空,真人锡类坐神宫。一缣今赉高年帛,重壤惊回秃发翁。琳馆花残春欲雨,石坛松老夜多风。遥思问道崆峒处,都在衢尊盎盎中。
陪于先生璿兄戴子静游石泉。明代。胡居仁。淡日凉风雨乍收,赐金田畔纵遐游。数声渔笛閒听罢,人意清和泉石幽。
郜溪别周伯弓。宋代。释永颐。夜馆寒相对,篝灯语不眠。夕烟生水郭,风柳泊沙船。暖弃山中宅,春耕葑上田。西峰晴霭碧,归去挹飞泉。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宋代。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挽张都宪敷华母姚节妇。明代。章懋。良人早峨金豸冠,致身事主遭时艰。边人内犯烽烟起,从征一去不复还。伟矣闺中未亡人,固穷志节金石坚。孤灯寒幌矢靡他,柏舟再续三百篇。劬劬夙夜抚遗孤,箕裘旧业期有传。中丞位望光前烈,几经断织丸熊连。镜鸾孤飞四十年,官原宿草迷寒烟。归去九泉重执手,此生端不负所天。呜呼,夫死国兮妇死夫,忠贞两全谁与俱。铭章昭垂千百载,燕许大笔春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