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永,光景我逾半。中间几悲欢,况复多聚散。
青阳变晚春,弱条成老干。不为时节惊,把酒欲谁劝。
晚春。宋代。程颢。人生百年永,光景我逾半。中间几悲欢,况复多聚散。青阳变晚春,弱条成老干。不为时节惊,把酒欲谁劝。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九。元代。萨都剌。大罾一丈阔,小舟一叶轻。相传子与孙,终古无人争。
马上漫成四首 其一。南北朝。王寂。手携篮子满新蔬,雾鬓风鬟立暝途。约束前驱休问讯,罗敷嫌笑使君愚。
蒲萄为许信赋。明代。曹义。西风窗户晚飕飕,架上蒲萄已熟秋。细数不过三十颗,争如一斗慱凉州。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四。明代。顾璘。出墙初见雨梢齐,拂石还怜露叶低。清影静摇明月苑,碧沙寒漾浣花溪。
醉歌行答郑五迪。宋代。王称。人生三十古所立,嗟余落拓竟何有。眼中万事皆等閒,帐下一经空自守。扬雄寂寞人皆羡,长卿憔悴谁相偶。五陵西上事已非,百粤南归岁应久。侯门无分曳长裾,别墅閒来闭虚牖。感怀徒使壮士悲,托交何处论新旧。与君一见即倾倒,握手相驩情颇厚。意气能凌豪士前,风流肯落当时后。每于结客散黄金,纵令负郭无百亩。白社吟来落木秋,青山醉倒芳尊酒。知己终怜水上萍,年光暗掷门前柳。惟有长歌一片心,此日赠君君识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