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直使华颠老公子,看花争入少年场。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其二。宋代。程颢。须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直使华颠老公子,看花争入少年场。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赠郭子庄之南昌。明代。释宗泐。昔观王粲登楼赋,近识林宗垫角巾。淮上小山千里梦,江南芳草十年春。来寻松院栖云客,去作辕门草檄人。明日天边一回首,凉风吹老赏溪蘋。
孟浩然归南山图。宋代。叶茵。笑指南山跃马归,明知举似弃才诗。亭前千古标芳姓,未可穷通论一时。
都峤得苏楚臣书却寄。明代。邝露。怀袖犹存白凤毫,木奴花发燕双高。铜龙水似牵肠线,玉马风如切梦刀。醉墨尚濡羊子练,枕痕仍在范生袍。何须三十悲蓬鬓,一夜思君有二毛。
咏钱五首 其五。明代。沈周。三老虽誇济世才,亦能为福亦为灾。举枚慧眼观穷达,具片虚心摄去来。数减至三无足陌,铢轻惟五尚称财。祇除义士并廉吏,万贯填门不易开。
感怀二十首。近现代。陈独秀。力父佩璇玉,被服妖不妍。背人傅脂粉,巧笑尾群仙。玉台谒王母,心醉天子篇。高邱一回首,众女空婵娟。